被日军奴役的石碌铁矿劳工

2014年08月05日 10:22:44 来源: 海南日报
分享到:

日军侵琼时期的石碌铁矿劳工

    在日本,石碌铁矿被称为二战时期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最大的开发事业”。这一“开发事业”,涵盖水电站建设、矿山建设、港口建设与铁路建设等四大工程领域,无疑需要大量的拥有各种技术与能力的劳动力。石碌铁矿最多时动员的劳工总数高达4万5千人。如此众多的劳工究竟来自何处,他们的命运如何,海南大学金山教授以详实的研究,珍贵的影像,为我们揭开这段充满血泪的历史。——编者

    据日方资料显示,石碌铁矿最多时劳工总数高达4万5千人。如此众多的劳工究竟来自何地,他们在这里遭受了怎样的待遇,其命运如何,这些都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

    据此次收集的日方资料显示,日本军方以及作为“开发者”的日本窒素肥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本窒素”)在当初制定“开发”计划时,曾根据其在朝鲜半岛及中国东北地区的经验,制订了技术与资材从日本国内筹措,劳动力在当地征用的计划。然而,当时的海南岛人口总数不过二百多万,且有一部分生活在中部深山之中。要在本地解决如此众多的劳动力,几乎不可能。于是,日本窒素动用日本海军的力量,采取军事手段,从上海、香港等地强征了大量劳工,再加上在岛内征用的汉族、黎族劳工,以及少数从朝鲜半岛和台湾征用的劳工,解决劳动力的难题。

    上海难民劳工惨死异乡

    1941年9月,在石碌铁路建设工程吃紧,急需劳动力之际,日军从上海运来3千名劳工。然而,当这艘四千吨级的大型货船驶进了八所港时,从船上走下来的多半是弱不禁风,看起来像是“病人”一般的,完全称不上是“劳动力”的“劳工”。原来,迫于军方压力不得不承担此任的当地负责人,因难以招到正常劳工,为应付了事,强征了一批上海地区的难民送来充数。

    原本就营养不良、羸弱不堪的难民们,在气候水土完全不同的热带海岛上,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从事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果可想而知。很快,因体力不支而累倒者接连出现。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上海劳工的近半数便已客死他乡。另有个别劳工,因实在无法忍受重体力劳动而寻机出逃,幸运地活了下来。不久,劳工中开始流行霍乱。至1945年战败,这批来自上海的劳工仅剩下区区300余人,留下了一部悲惨的劳工血泪史。

    “香港苦力”人数超两万

    在“开发”石碌铁矿的外地劳工中,数量最多的是被日本开发者统称为“香港苦力”的来自香港和广东的劳工。从时间节点上看,1942年2月至8月前来本岛的“香港苦力”主要来自香港九龙地区。之后来自广东的劳工数量全面超过香港劳工,成为石碌铁矿“开发”的重要力量。

    由于有了此前上海劳工的教训,日本军方和日本窒素加强了对劳工的筛选,为此专门在香港设立了劳工招募事务所,制订了详细的招募计划和劳工待遇等条款。事务所由海南海军特务部直接管辖,具体事务由日本窒素负责担当。在海南海军特务部的要求之下,该事务所还为石原产业、三井仓库、台湾拓殖会社等承担海南岛其他“开发项目”的公司招募了部分劳工。事务所的招募对象,除专门从事体力劳动的“苦力”外,还包括各种技术人员以及护士等。

    据事务所保存下来的资料看,从1942年2月到1943年7月,其招募的“香港苦力”共分三批前来海南岛,总数为20502人。

    很遗憾,由于1943年7月之后,该事务所定期向海南海军特务部提交的报告书没能保存下来,使我们无从了解从1943年7月至最后一批劳工来岛的1944年末的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其所募集的香港劳工的确切人数。但毫无疑问,日本侵琼时期前来海南的“香港苦力”的总人数,应远多于2万人。

    在海南岛炎热的气候条件和宿舍等各种设施均不健全的情况下,即便是身体强健的“香港苦力”也很难扛得住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死伤者日渐增多,逃跑者也不断出现。据当时在香港劳工招募事务所工作的中村政司回忆,他们不断接到劳工死去的消息,并为联系劳工遗属,商讨丧葬费支付等事而疲于奔命。

    更为可悲的是,1945年1月石碌铁矿“建设工程”全面终止后,这些“香港苦力”却因没有船只而无法返回故乡。由于在岛内很难寻觅到合适的收容设施,其中的近1万名劳工,无奈之下又被征用到日军修建黄流航空基地、三亚基地等军事工程。日本投降后,这些可怜的香港劳工更是各自纷逃。除一部分人幸运逃回故乡之外,众多的“香港苦力”滞留海南岛,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终老他乡,其命运令人唏嘘。

   1 2 3 4 下一页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193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