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浩劫不能忘却

2014年12月12日 10:24:59 来源: 新华报业网
分享到:

    新华报业网12月12日讯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我想起电影《南京大屠杀》开拍仪式上所朗诵的一首名叫《祭》的诗歌,其中有这么几句话:“祭——为了给血写的历史证明,为了30多万个不屈的冤魂。因为当今日本有人要抹杀这段历史,因为今天中国也有人忘记了这段历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正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血泪史。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为何不该忘记?这是因为:历史是需要记忆的。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侵华中屠杀中国人最集中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6个星期内,集中屠杀了30多万人。对于这样一场人类的浩劫,文明的创伤,中国人民是不能忘却的,忘却就意味着背叛。国家公祭是一种历史记忆的形式,更是一种道德责任感的体现。我们通过国家公祭记忆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历史去展示历史,而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和谐的世界,各民族之间应该不要诉诸武力,而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相处。

    历史是需要认知的。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知问题”所指的历史,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历史;这段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由国际社会做了总结,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是侵略者,日本对外发动的是侵略战争”的定论。对于这段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发生在南京的日军大屠杀,日本有不少学者如洞富雄、藤原彰、本多胜一等都专门研究过并充分予以肯定的;日本一些有良知的、清醒理智的政治家也是能够正确认知历史的。但时至今日,在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日本侵华史,仍然是从战时日本当局到战后的日本右翼学者与政客,一以贯之的政治宣传和喧嚣。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原因,日本的右翼势力日益增大。他们猖狂嚣张地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在如山铁证的面前抵赖、狡辩,千方百计否定南京大屠杀及其他种种罪恶。这不仅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与政客妄想推翻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和日本战犯判决的企图,也反映了日本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历史缺乏正确的认知。我国人大确定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就是宣示要在国家层面,以最庄严隆重的形式,来确认这段历史,体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追忆死难者,缅怀英烈,警醒生者,警钟长鸣,警示日本右派,必须正确认知历史,顺应世界和平大潮。

    历史是需要传承的。“12·13”国家公祭,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怀,这种追怀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与认知,也是一种历史的思考与启示。它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益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因而这种历史的思考与启示是需要传承的。最近南京市为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提供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以及凤凰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既是对历史的“记忆”与“认知”,也是对历史的总结与思考,更是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传承。这种“传承”,昭示的是中国人“不计”前嫌,而不是“不记”前嫌。记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更不是为了复仇,而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勿忘国耻,加强国家的使命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12·13”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符号,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受难历史的记忆,具有特殊的普世价值。以国家的名义纪念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将会让更多人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育好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对历史的传承中振奋民族精神,励志更好地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合格答卷。(作者曾向东,系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日本侵华史研究》杂志执行主编)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361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