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铺5万块“绊脚石”纪念二战大屠杀受害者

2015年01月27日 10:12:00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德国铺5万块“绊脚石”纪念二战大屠杀受害者

  资料图:以德国为主的几个欧洲国家有数以万计的“绊脚石”,嵌在老街老屋的石地上。每一块“绊脚石”上刻有二战期间受害公民的姓名、住址、生卒年月等信息,以此唤起历史的罪责和担当。

  记者观察:印刻历史,铭记责任——德国人心中那块“绊脚石”

  新华网柏林1月26日电(记者何梦舒)行走在德国的城市,不经意间会发现路面上铺有一块略微凸出的黄铜砖。俯下身,可以看到上面刻着人名和生卒时间。这些黄铜砖被称作“绊脚石”,记刻的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屠杀中受害者的信息,他们就是从铜砖所在地被抓进集中营的。

  1月27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到来前,德国全境已铺就了5万块这样的黄铜砖。

  “如果集中营是终点,起点则是他们自己的家。我必须把他们的名字带回家!”德国艺术家贡特·德姆尼西谈起自己发起的“绊脚石”计划时曾这样说。

  出生于二战后的德姆尼西不是大屠杀受害者的亲属,家中也没有纳粹党员。1990年,德姆尼西参加一次战争纪念活动后,产生了通过制作“绊脚石”纪念纳粹暴行受害者的想法。

  从1996年获得第一批死难者资料并制作了55块“绊脚石”开始,此后近20年间,非官方的“绊脚石”计划伴随着困难与争议慢慢展开。

  幸运的是,更多的个人、社会机构开始了解这个项目并参与进来。一些城市相继给予铺设许可,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家属通过捐款订制“绊脚石”来纪念亲人。

  现在,德国数百个城市中都能找到这种“绊脚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德姆尼西还把“绊脚石”带到德国馆展出。“这是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让世界了解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他这样解释说。

  德国反思二战的表现为世人称道。从勃兰特在华沙“惊世一跪”到默克尔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永久担责”,从持续赔偿大屠杀受害者到为受害群体建立纪念地,从立法严禁宣扬纳粹到教育下一代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近几十年来,德国在检讨罪责与自我剖析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脚步。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知识精英率先提出要反思民族历史,打破了战后初期德国对大屠杀暴行的“集体沉默”;六十年代,年轻学生对上一辈人纳粹历史的探究,推动德国政界开启了对战争罪责的真诚悔悟;到了七八十年代,更多知识分子从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解读纳粹史,众多学者与媒体参与的相关思想论战使公众对于大屠杀的认知普遍提升,德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

  德姆尼西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曾说:“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在课本上读到曾有几百万人被纳粹屠杀,但数字很难让他们相信在这个文明的国度竟然有这样的过去。”重现受害者的生活痕迹,让它不因时间流逝而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他启动“绊脚石”计划的初衷。

  如今,“绊脚石”计划已走出德国,在上千个欧洲城镇中,人们都能与“绊脚石”不期而遇。它们悄然躺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向世人发出无声的警示。德姆尼西说,因为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他会把这个计划一直进行下去。

  反思历史、铭记教训,不仅写在纪念日国家领导人的致辞中,刻在勃兰登堡门旁的大屠杀纪念碑群,体现在社会各界资助筹办的一次次展览里,也记录在人们脚下的那一块块黄铜砖上。

  这一块块砖、一座座碑汇集起来,共同铺就了德国反省纳粹战争罪责的长路,也构筑成一块无形的“绊脚石”,深埋于人心,在国家不断发展的道路上时刻警示德国人不忘历史、谨慎前行。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7426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