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恭权和范羽军曾是邻居,今天难得再次相见
昨天,南京65位抗战老兵获赠“致敬大礼包”
现代快报2月9日讯 对于南京的65位抗战老兵来说,昨天是个好日子。就在昨天,他们收到了一份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致敬大礼包”。礼包内有羊毛毯、帽子等实用物品,还有铭牌、勋章、感谢信等代表荣誉的纪念品。103岁的范羽军、即将迎来百岁生日的徐恭权、98岁的纵精璋、94岁的张修齐……大礼包发放现场,老寿星们有的放喉歌唱,有的不停向志愿者致谢,还有的和老战友一起回忆往事,别提有多热闹。面对关爱,老人们情绪激动,“外面的天很冷,但我们的心是暖和的。”
“致敬大礼包”首发仪式昨在宁举行
去年9月,全国性的寻访抗战老兵行动,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寻访你身边的抗战老兵”的受邀媒体,现代快报联合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发起寻访抗战老兵的行动。行动发起之后,我们又寻访到十多位抗战老兵,并为老人们送去关爱。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为表达对老兵们的敬意,从2014年11月份开始,志愿者们组成“致敬大礼包”执委会,为老兵们筹备具有特别意义的新年礼品“致敬大礼包”。礼包内,有羊毛毯、帽子、铭牌等物品,物品上突出“70周年”、“抗战”和“老兵”等元素。
经过近3个月的工作后,大礼包终于准备完毕。作为首发第一站,来自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360公司的爱心人士们,昨天齐聚南京,向在宁的65位老兵们,发放沉甸甸的大礼包。其中,21位老兵代表受邀参加了昨天的发放仪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昨天的发放仪式,邀请的都是身体较好的抗战老兵。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是89岁的胡为仁,年纪最大的是范羽军,今年已经103岁了,老人们平均年龄达到九十六七岁,首发仪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寿星聚会。
103岁 范羽军
活动现场,南京最高龄老兵遇到老战友
大礼包发放仪式现场,老兵们来了。尽管昨天刮着风,气温有些低,但这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们,还是在家人和志愿者的搀扶下,提前赶到会场。每位老兵的到来,都得到了现场爱心人士最热烈的欢迎。
103岁的范羽军,是目前南京已寻访到的老兵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耳朵有些背,和他人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但身体相当硬朗,天气暖和时还喜欢打打太极拳。他颤巍巍地在纸上写下自己参加抗战时的部队番号,“第10军预10师辎重营……”
“父亲很少和我们讲起往事,直到看见抗战老兵徐恭权的报道。”范羽军的子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早在1947年,父亲和南京另一位老兵徐恭权就相识于重庆,后又在南京相遇,两位老人有60多年的交情了。看徐恭权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还原历史面貌,范羽军这才愿意吐露心声,向外人讲述起他的抗战记忆。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范羽军还结识了曾同在第10军服役的上尉军医卢华。此前,他们并不认识,但听了现代快报记者的介绍,93岁的卢华执意要去见见这位大自己10岁的老战友,尽管他们对话有些艰难,但在这种场合下遇到战友,两位老人还是非常开心,“留下号码吧。走不动了,以后就经常通通电话。”
100岁 徐恭权
百岁老兵发邀请:请大家来参加我生日宴
昨天的活动,对于即将迎来100周岁生日的徐恭权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借助这个机会,他和家人们向所有关爱他的人们,发出邀请,来参加他定于大年初六的百岁生日宴。徐恭权103岁的老朋友范羽军,自然也不能缺席他的生日宴。听说徐恭权即将迎来百岁生日,大家纷纷道贺,老寿星听了,激动得落下了眼泪,“是你们的关爱,激发了我生存的欲望。”
徐爷爷的家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次参加这种活动,对老人来说,都像是过一次盛大的节日。平时,他一般是上午10点多钟才起床,但昨天一早6点多,老人就爬起来了,还翻出最喜欢的衣服,一一试穿,最终选定了一件印有“抗战老兵”字样的外套。
和徐恭权一样,在大礼包发放现场,98岁的老兵纵精璋也泪珠滚落。这位爱好读书、喜欢书法的老人,一向安静、寡言,但昨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用力握着现代快报记者的手,想要向所有关爱他的人们,表达谢意。尽管一直为未能与日军正面交锋而遗憾,但老人感激的是,自己曾经就读军校、投身行伍的报国之心,终于得到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