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黄埔亲属联谊会的成员手捧菊花参加寻访南京保卫战遗址活动。
南京晨报12月12日讯 (记者 朱家齐 黄欢)12月11日,黄埔后人、江苏省黄埔亲属联谊会的成员们参观了南京保卫战中遗存下来的战斗防御工事,祭奠了在保卫战中牺牲的国军将士,并举行纪念南京保卫战78周年的专题研讨会。
抗日将士建的碉堡上遍布弹痕
当年南京保卫战,日军进攻光华门的过程中,国军曾在高桥门处修建了三座机枪碉堡,这三座碉堡相互依存。如今,还剩下两座见证着当年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守军的英勇反抗。高桥门处地势平坦开阔,据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的张定胜介绍,“这里和78年前地形基本一致,以前从这里到光华门都没有什么障碍物。碉堡所在地就是以前的外扩城墙的根基,当时的碉堡恰好就是修建在这个根基之上。碉堡之外就是护城河,日本人就是从碉堡所对的方向进攻的,碉堡之上遍布弹痕,这说明当年敌人已经从高桥门处迂回过来了,进而攻下了这座碉堡。”据介绍,这些碉堡均为德式碉堡,材料也均为德国进口,当年总共建造了12座如今仅存8座。
身上绑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在南京保卫战78周年的研讨会上,众多黄埔后代现场回忆当年父辈的事迹,作为当年南京保卫战参战的老兵,已经99岁的周广田老人也来到了现场,在听了大家的讲述后,更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据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描述,“在保卫战时国军将士消灭了日本的敢死队,在光华门陷落的情况下,在自己身上绑起了手榴弹,冲向日军同归于尽。直至中午,光华门再次升起中国国旗,11日,日军集中了16000人发起进攻,直至12日光华门依然没有失守,雨花台作为中华门的屏障受到了日军的猛烈进攻,当时日军的炮火轰击甚至将战士们的残肢炸到了树枝上,场面惨不忍睹。”
陈颐鼎将军之子陈万中告诉记者,“根据父亲回忆,南京城墙经过日军两天的狂轰滥炸,光华门两侧均被击穿,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突进光华门。此时以为南京已经唾手可得,日本许多报纸甚至发了号外‘南京城12月10日沦陷’,当时担任城防司令的唐生智令我父亲死守,否则提头来见。日军连夜追击,从七桥瓮追击到防空学校,父亲的回忆录描述,防空学校的地下有一个巨大的粮食储备仓库,而恰巧被日军所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