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宁举行

2015年12月14日 11:26:17 来源: 南京晨报
分享到: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夏淑琴(右三)在仪式上擦泪。 新华社

  南京晨报12月14日讯 (记者 周晶 黄欢)昨天下午2点,“真相与记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市社科院、南京炮兵学院等十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以及纪念馆的相关人员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及“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中国抗战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朱成山作了题为“《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过程及经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卫星研究员,作了题为“国民政府对东京审判的态度评析——以《中央日报》报道评论为中心”的报告,报告中以国民政府《中央日报》的报道评论为视角,就国民政府对东京审判的态度与立场进行探讨与评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孟国祥教授,作了题为“抗战期刊对南京大屠杀的揭露”的报告,该报告选取了《血路》《战时教育》等十余家刊物,介绍了抗战期刊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为深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张连红教授,作了题为“南京大屠杀:个人、民族与世界记忆”的报告,报告论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个人、民族与世界的共同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江苏省社科院孙宅巍研究员作了题为“论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反抗”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反抗情况。记者 黄欢

  活着,就要把这段历史告诉所有人

  1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昨参加公祭仪式,讲述亲身经历

  昨天上午10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1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与现场近万人一起悼念在那场浩劫中死去的亲人与同胞。这些幸存者基本都已过耄耋之年,年纪最长者是93岁的濮业良。

  濮业良:公祭仪式上年纪最大的幸存者

  “去年是到寺里家祭的,今年到现场来参加公祭仪式很激动。”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15岁的濮业良躲到难民区,但仍被日军抓走关押,他目睹了日军以难民登记为由四处搜捕中国士兵,身为平民的表哥也被带走,再也没有回来。濮业良告诉记者,他常给儿孙们讲起当年的经历,还带着他们参加纪念馆举行的家祭活动,“想告诉他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余昌祥:看到缴械军人被刺喉 尸体扔井中一年

  同样情绪激动的还有1927年出生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他含泪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只有11岁,见过最惨绝人寰的一幕是地上躺着一个惨死的孕妇。“日本兵用刺刀把她的肚子戳开了,可怜小孩的头从肚子里露出来,也死去了。”余昌祥回忆,这对死去的母子尸体就倒在路边,当时人人家里都有死人,甚至没人能顾得上把母子俩掩埋安葬,后来是好心人经过给母子俩的尸身盖了一件衣裳,不至于衣不蔽体,“经过整个冬天,直到来年才有当时的红十字会成员将他们抬走了。”

  另一幕让余昌祥忘不了的是他当时从自家门缝里看到的。当时他家对面一家住着4个中央军,两个日本兵搜到这里,在四人已经缴械的情况下,把他们一个接一个拽到面前。“拉过来的人就用刺刀从喉咙管捅进去一搅,血一下喷出来,我那时候看到了吓得要命,就从后门跑到地洞里去了。四个人都被日本人弄刀捅死了。”余昌祥记得,这四个人的尸体也没有被埋葬,当天被匆匆弃到了井中,一年后才把尸骸从井里打捞上来。

  余昌祥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二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如果可能的话,以后每一年都会来参加,国家举行公祭仪式,是对死难亲人、同胞最好的慰藉。可不能忘本啊,要铭记历史,珍惜幸福生活。”陪父亲一起过来参加公祭仪式的是余昌祥的二女儿余惠如,12月11日,她刚刚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纪念馆举办的家祭活动,虽然不曾亲历南京大屠杀,但是从小耳濡目染,余惠如对那场浩劫的感触比一般人更加深刻:“去年开始设立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并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记住那段历史,让我们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不要让发生在父亲他们那一辈身上的苦难重演。”

  夏淑琴: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把这段历史告诉所有人

  86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步入会场,1937年,当时还只有8岁的夏淑琴,一家7口人全部被杀害,她被日军刺了3刀,侥幸活了下来,并被时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入纪录片。10年前,夏淑琴面对日本右翼学者称其为“编造历史的假证人”的污蔑,愤然远赴日本打赢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日诉讼的“第一案”。去年12月13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和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代表,夏淑琴参加了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把这段历史告诉所有人。”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4914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