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2016年08月30日 09:07:09 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

    湖南日报8月30日讯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精神的富足与强大可以让一个民族永不颓谢,不可战胜。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百折不挠地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巨著,更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不畏强暴,共同御侮的一首可歌可泣的精神史诗。什么是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之际学习总书记讲话,笔者深刻体会到,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儿女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

    战争的胜负,首先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决定于双方武器、财力等物质力量的对比。然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战争绝不仅仅是物质力量的对抗,物质基础“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人力和人心,是精神力量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内容,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等无不建基于此。毛泽东着重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才是胜利之本,“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精神可以转换为巨大的战斗力,改变敌我优劣形势。毛泽东将这种主观上的精神作用称之为“自觉的能动性”,认为这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能反作用于客观的物质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对战争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依靠这种精神能动性的发挥,军事指挥员可以在建基于客观物质条件的战争舞台上,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在敌强我弱的抗日战争中,精神的重要性格外突出

    战争的胜负及时间的久暂,一般而言主要取决于物质力量的对比,这是没有疑义的。然而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20世纪30年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的一场殊死搏斗。从物质方面来看,双方的基本特点是,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其长处正是物质方面战争力量之强,而中国“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物质方面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抗日战争的艰辛和持久。

    正是这种“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的恶劣环境,使得精神的重要性对于强弱悬殊的弱者一方来说更显突出。一方面,高扬精神的旗帜可以弥补物质方面的一些不足,使得我们不至于在敌我强弱悬殊,物质匮乏的条件下软弱无力,看不到希望,流于悲观主义。另一方面,高涨的精神还能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成为砥砺精神的磨刀石,激起全民族空前的抗战热情和顽强斗志。可以说,抗战精神是赢得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因为“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仇敌忾,高举抗战旗帜,凝聚抗战意志,积极投身抗战事业,将抗战的精神力量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彻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抗战胜利不仅是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胜利

    近代以来,在同一个战争舞台上,中国和日本曾两次大规模地正面交锋,然而这两次在不同时空进行的生死决战,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次以日本的胜利、晚清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却以中国的全面胜利,日本的战败投降而画上句号。两场战争结局迥异的原因是什么?历史表明,中日两国的战争绝不仅仅是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较量,更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在意志与精神方面的一场“软实力”的较量。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胜利。

    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上下抗日救亡的民族热情高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重大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率先举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团结和凝聚起广泛的抗日力量并肩战斗,身先士卒,成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日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起,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形成和凝结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毋庸置疑,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促进了民族觉醒,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纷纷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中。他们或横刀立马,或冲锋陷阵,或捐钱捐物,在前方与后方,以武装和非武装的方式,采用正规战和游击战、运动战相配合的战术,冒着敌人的炮火,万众一心,血战到底,使敌人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种“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英雄气概,正是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

    这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海内外中华儿女“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把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为拯救祖国,为保存民族尊严,众志成城,前赴后继。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将大批铁轨、枕木运往前线,供中国守军构筑工事;就连衣衫褴褛的乞丐,也慷慨捐输,义无反顾地支持抗日救国;无数的官兵、农民、工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各种形式的抗日战争。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其背后涌动的正是抗战精神支持下所体现出的浓烈爱国情怀。

    这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胜利。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无数仁人志士义无反顾,“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时刻准备着抛洒一腔热血。正如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中指出的:“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独立地坚持抵抗日本铁蹄蹂躏,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伤亡3500余万人,直接与间接财产损失6000余亿美元(按1937年美元计算)的惨痛代价。“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正是抗战精神鼓舞下中华儿女崇高民族气节的充分展现。

    这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胜利。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饱经磨难,其间既有让一些人感到悲观迷惘的“再战必亡”的亡国论调,也有妄想以几个胜仗就打胜的盲目乐观的“速胜论”声音;既有抗战时局的暗淡与战役战斗的失利,也有“扫荡”、“蚕食”的逼迫与物资的奇缺。然而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如何险恶,以杨靖宇和东北抗联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军民没有被吓倒,始终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支持他们不畏险阻,坚忍不拔地顽强斗争的,正是抗战精神鼓舞下的一种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的记忆却不能遗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抗战精神作为党和人民在伟大抗日战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代代相传,永远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作者 陈龙,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44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