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前的祭奠:跨越八十年的哀思

2017-12-04 12:43 来源: 新华网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2月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余昌祥和家人,在镌刻着遇难者名单的“哭墙”前,献花、上香、跪拜、诵读家信,祭奠在1937年的那场浩劫中罹难的亲人与同胞。

    88岁的夏淑琴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时,泪水瞬间浸湿了眼眶。她说:“我经历的,我说的都是事实。我害怕战争,我一直提倡和平。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不要再制造类似的人间悲剧。”​​​她是战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国土、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

    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来到夏淑琴家,她的父亲、外祖母、外祖父被日军用枪打死,妹妹被摔死,母亲和两个姐姐被奸杀,她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3刀,当时昏死过去。她家9口人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日本兵杀死了7口。

    出生于1927年10月的余昌祥老人,今年已经90岁高龄,坐着轮椅的他仍然坚持参加家祭活动,并现场诵读了家信:“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80年了,我真的特别想念您。当年,您在中华门外西街小市口被日军杀害。生命的逝去是不能用任何方式换回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生死相隔。”

    日军攻占南京时,余昌祥一家躲在当时扫帚巷王全胜粮行下面通往长干桥的一个大管道里。他的生父余必福被日军杀害,遗体一直没有找到。遇难者名单墙上的名字,成了他祭奠父亲的唯一寄托。

    来自金陵小学的30名学生也参加了今天的家祭活动,陈思越在发言中这样说:“80年前,侵华日军将我们脚下的这座城市变成了人间地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一定要铭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强大。”

    自2014年纪念馆在国家公祭日前夕首次举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祭告活动以来,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举行此项活动。随着今年11月佘子清老人的离世,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经不足百人。举行家祭活动,既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控诉,也是为了缅怀先人、祭奠亡灵,更是为了让幸存者证言和历史记忆得以传承,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

    据悉,12月4日、9日和10日,在纪念馆“哭墙”前,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仇秀英、阮定东、艾义英、杨翠英、路洪才、陈桂香家庭祭告。(张秀枚)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