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反“扫荡”

2019-08-15 13:46 来源: 大众日报

    日伪军合围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阴谋破产后,遂在根据地内到处烧杀抢夺,残害百姓。为保护群众利益,减轻内线压力,罗荣桓决定调虎离山,石岚伏击战击毙日伪军300多人,把一部分日伪军调出根据地……

    八路军行军途中

    八路军在突围战斗中

    ■ 红色记忆

    1941年7月,冈村宁次调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大力推行“肃正建设三年计划”,先后推行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对“未治安区”(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抗日根据地难以坚持。在1941年、1942年两年中,日伪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出动千人以上的“扫荡”70次,其中万人以上的大“扫荡”9次,山东抗战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日军突袭马牧池

    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为了解决统一山东军政领导和作战指挥的问题,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军委1941年8月决定:“(甲)分局、一一五师师部及山纵指挥部靠拢,以便经常开会,以分局会议为统一山东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山东分局暂时由朱瑞、罗荣桓、黎玉、陈光同志组成,朱瑞为书记。(乙)山东纵队归一一五师首长指挥,配合作战。(丙)将山纵及一一五师两军政委员会合组为山东军政委员会。决定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罗舜初、江华七人为委员,罗荣桓为书记。”

    山东分局随即开会研究贯彻执行中央这一决定的意见,决定分局委员的分工:朱瑞主持党的组织工作,罗荣桓主持军事工作,黎玉主持政府工作,陈光主持财委会。10月2日,罗荣桓主持召开了山东军政委员会的首次会议,研究了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建立统一指挥的问题,对秋季反“扫荡”也进行了具体部署。

    山东军政委员会对反“扫荡”作战作出部署: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机关和直属队适时转移至鲁南地区;山东纵队直属队转移至泰山地区,第一旅跳出合围圈外围待机作战;抗大一分校转向泰安、泗水、宁阳地区;鲁中军区及其所属军分区和县、区武装留守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武装斗争;其他部队积极配合沂蒙山区反“扫荡”作战。

    1941年11月,华北日军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携驻鲁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亲自到临沂坐镇指挥,先后调集5.3万余日伪军,向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等领导机关所在的沂蒙山区鲁中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

    11月2日,日军的这次大“扫荡”首先从沂蒙山北部开始。盘踞新泰、蒙阴之敌,先以小股不断出扰。在蒙阴县东部旧寨、坦埠一带坚持反“扫荡”的山东纵队一旅副旅长兼参谋长钱钧,指挥第一团给“扫荡”之敌以有力打击。

    11月3日晚,蒙阴之敌400余人秘密出动,不走大路,不经村庄,偷袭驻沂南县马牧池的山东纵队指挥机关。4日拂晓,敌人包围了马牧池,然后冲进村内施放毒气。值勤哨兵发觉,即鸣枪报警。警卫部队迅速掩护山东纵队机关向南突围。行军两小时,突然发现前面一片火光,东西有几十里长,经侦察,火堆原是敌人故意布下的迷魂阵。山东纵队专从有火堆的地方走,很快悄悄穿过了敌人设下的“火堆封锁线”,渡过东汶河,进至费南柱子一带。这里是国民党新编第三十六师刘桂堂部的防区。

    柱子村系刘桂堂的老巢,围墙高丈余,墙下有护圩沟,沟外是大道,为必经之路。为了顺利通过此处,摆脱日军尾追,山东纵队派人与刘部谈判,晓以民族大义,申明利害关系。刘部允许通过。山东纵队部队排成8路纵队,迅速从刘部防区通过。

    黎明前,山东纵队越过东蒙山到达天宝山区。在此休整两天,又沿蒙山南麓向西转移到泰宁区的石莱村一带,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罗荣桓妙计突围

    11月5日凌晨,日伪军3万余人从临沂、费县、平邑、蒙阴、沂水、莒县等地出动,配有7架飞机、10辆坦克及数十门大炮,分11路向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等领导机关驻地留田村合围。日军指挥部已前移至临沂城东北60里处的汤头阵地,并在沂河沿岸的河阳、葛沟一带预伏重兵,布成口袋,待八路军向滨海突围时予以围歼。

    留田村位于沂南县驻地西南18里处,东南滨沂河,村北有小岭。此时,分局和师部等机关共3000余人,完全处于日军的所谓“铁桶包围阵”中,而作战部队仅有一一五师的1个特务营和山东分局的1个特务连。特务营分别坚守在留田村周围的山头和隘口,迫近的敌人距留田仅有五六里。特务营二连守在留田东北五里多地的司马,从5日晨已与敌人交火,一直打到中午,处境十分危险。

    5日下午,在留田附近钮家沟村的一间草房里,罗荣桓主持召开高干紧急军事会议,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一一五师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肖华,刚从滨海区回来的代师长陈光,以及司令部、政治部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还有师特务营的营长、教导员参加了会议。

    大家围着地图,研究突围方案。有的提议向东突围,返回滨海根据地;有的提议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罗荣桓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严肃而又平和地说:“现在我们不只是考虑如何突围、保存自己,而应该考虑怎样才能既保存了自己,又能粉碎敌人的‘扫荡’,保住我们的根据地。”

    说到这里,他伸手向南一指,果断地说:“我的意见应该向南突围!”这个意见让大家颇感意外,都露出了惊异的神情。“是的,向南!向敌人的心脏临沂挺进!”

    罗荣桓重复了一句,接着对敌情作了具体分析和判断,指出:东面的沂河、沭河和台潍公路,均被敌人封锁,如东去滨海区,正好钻入敌人布下的口袋;北面,敌人正疯狂地向南压来,顽军又与山东纵队对峙着,北上定受日、顽夹击;西面有津浦铁路,敌人碉堡、据点林立,戒备森严,不易通过。但敌人正集中兵力向我中心区合围,后方必定空虚,这就为我们闪出了突围的空隙。我们趁机插到他的大本营临沂方向,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牵着敌人的鼻子,就能彻底粉碎其“扫荡”。

    大家一致同意罗荣桓的意见。罗荣桓把特务营营长陈士发等叫到地图前,向他们指明了日军封锁线的位置和八路军突围的路线,指示:从留田经张庄,穿高里,折转西南;然后越过临蒙公路,直插蒙山东南麓的汪沟、诸满附近。

    罗荣桓交代了任务,又给特务营作了具体分工:营长和教导员带领一、二连做前卫;副教导员带四连居中护卫机关;副营长率三连为后卫,掩护部队突围和收容掉队人员。罗荣桓要求部队一律枪上刺刀,压满子弹,随时准备战斗。最后,他又宣布了行动纪律:坚决服从命令,不得自由行动;没有突出合击圈前,不许说话,不许咳嗽,不许发出任何声响。

    入夜以后,雾气迷漫,月色朦胧。敌人在留田周围的各个山头上燃起一堆堆大火,枪炮声、马嘶声、日军的嚎叫声,阵阵传来。信号弹此起彼落。突围队伍集合在一块平地上,静静地等候着出发的命令。此时,罗荣桓率领作战科的同志和一部分侦察人员从部队面前走过,先头出发了。他迈着稳健的步子,显得那样安详平静,还不时向别人打着招呼。

    7时许,突围开始,3000余人一一相随,静无声息地从一里多宽的空隙中间向南插去。接近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张庄时,从敌人燃起的火堆之间,闪出一段黑蒙蒙的缺口,罗荣桓命令部队:“三路纵队,跑步通过,做好战斗准备!”

    战士们一手提着上了刺刀、压满子弹的步枪,一手提着揭开了盖的手榴弹,迅速、肃静地向两山之间的隘口猛插过去。队伍在敌人的缝隙中宛如一条游龙,闪转腾挪,迂回穿插,整整过了半个多小时,敌人仍未发觉,安全地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

    过了张庄,穿过一条小山沟,部队稍休片刻,又继续南插。午夜后,部队到达高里附近,这里距离临沂城只有四五十里。向南看去,大小山头上,又是火堆连着火堆。火堆旁,时隐时现地闪动着敌人巡逻兵的身影。每隔十分钟,便飞起一颗绿色信号弹。3名侦察员掌握了敌巡逻兵的行动规律,一声不响地干掉了巡逻兵,然后穿上敌人巡逻兵的衣服巡逻。前面传令“跑步跟上”,部队飞速前进。在茫茫夜色中巧妙地从空隙间穿过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

    过了高里,果然如罗荣桓所料,敌人后方空虚,戒备不严。罗荣桓随即命令部队折转向西,越过临蒙公路。三星西垂时,部队又顺利地通过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跳出了日军的合围圈。

    6日黎明,部队胜利到达汪沟一带,在埠山庄宿营。这个村庄距临沂城只有40多里,紧靠敌人控制的临(沂)蒙(阴)公路。天亮后,敌人的后续部队正从这条公路上络绎不绝地向北开去,却没有发现八路军的踪迹。

    突围部队在此隐蔽了一天,入夜继续向西转移,到达费县东北的黄埠前。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师部等领导机关,在罗荣桓的周密部署、精心指挥下,这次突围没费一枪一弹,也无人伤亡。

    跟随领导机关突围的太平洋学会记者、德国共产党员汉斯·希伯对罗荣桓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赞叹不已。他在《战士》报上发表了战地通讯《无声的战斗》,记录了这次突围的经过,称赞留田突围的指挥是神奇的。

    大崮山保卫战

    大崮山位于蒙阴县东北部,山势陡峻,四周悬崖峭壁。山顶从南向北,分为大顶子、二顶子、北顶子。八路军创建的兵工厂、弹药库、粮库等均设在山上。守卫部队是山东纵队第四旅大崮山独立团一营、特务连,共300余人。山东纵队第一旅第二团的一个加强排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遭到敌人堵截,也来到大崮山。

    11月4日,日军1000余人采用“长途奔袭”战术,向大崮山和龙须崮根据地发动偷袭,在伪军的配合下,包围了大崮山和龙须崮。我独立团团长袁达、政委于辉带领八路军战士和兵工厂工人,与日军展开激战。敌人先以飞机、大炮轮番对崮顶进行轰炸,然后发起攻击。当攻至山腰谷堆顶时,闯入八路军虚设的堑壕里,被埋设的地雷轰下山去。

    11月5日,日军再次以飞机、大炮轮番轰炸,然后步兵一次又一次地强攻。守崮战士与日军展开激战,再次将敌人击退。之后敌人重点进攻东门和南门,守卫指战员沉着应战,凭借有利地形和工事,待敌进至阵地前沿,用手榴弹、步枪、机枪打击敌人。从拂晓战至黄昏,十几次击退冲锋的敌人,敌人伤亡惨重。夜间,守军收捡敌人丢下的枪支弹药,补充部队。

    11月6日,守崮指战员再次与进攻之敌展开激战,崮顶硝烟弥漫,弹片、石块横飞,冲杀声、爆炸声,震天动地,敌人始终没能攻上山来。

    11月7日,疯狂的日军组织了更为猛烈的进攻。日军飞机将崮上东门炸塌,阵地多处被摧毁,守军仍顽强抗击。扼守南门的山东纵队第一旅第二团加强排,连续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这时,日军二三十人沿着被炸塌的北门冲上山来,独立团一个连与敌展开拼刺战,将敌全歼。接着另一股敌人又攻占了南门,加强排经肉搏战将敌歼灭,夺回阵地。

    敌另一部趁加强排与敌激战之机,从南门两侧两个阵地接合部冲上山崮,并占领了最高峰。守军组织两次冲击,未能夺回制高点。山顶日军居高临下,山下日军团团围定,我守军腹背受敌,加之与外界联系早已中断,难以寻求外援,战况发展对守军十分不利。恰在这时,兵工厂内原从伪军俘虏过来的技术人员趁机叛乱,掉转枪口向守山八路军射击。他们还用布匹做绳索,从崖下向山上拉日军,崮顶形势愈加严峻。

    这时,独立团林参谋长、坦埠区区长公蒲东等先后牺牲。为保存有生力量,团首长决定撤守突围。11月7日晚11时,将山上所有仓库及兵工厂炸毁后,用绳索从崮顶秘密撤下突围。

    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朱瑞同志的夫人、时任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总会常委的陈若克,因有孕在身行军不便,也留在大崮山上。部队在突围时,陈若克和几十名机关家属用绳索从崮顶撤下来。此时,陈若克极度疲劳,行动十分困难,加之在夜晚迷失了方向,仓促间和伴随她的几位同志与大部队失去联络。当警卫员去找担架时,天已大亮,被搜山的日军发觉,陈若克不幸被捕。

    陈若克被捕后,被关进了沂水日军宪兵司令部。日军对她严刑审讯,她咬紧牙关不吐真情,宁死不屈。在被捕后的第三天,陈若克分娩,生下了一个小女孩,但没有母乳,孩子不停地哇哇大哭。日军拿出牛奶给孩子吃,企图使她心软,她将奶瓶摔在地下,日军软硬兼施均无法使她屈服。1941年11月26日,陈若克抱着婴儿走向刑场,被日军押到沂水城西的沂河边杀害。

    日军多次合击未达目的,遂改变计划,从11月12日起,对沂蒙山区进行“清剿”。将主力配置于临(沂)蒙(阴)公路与沂河间,依托青驼寺、垛庄、孙祖、界湖、岸堤、河阳等要点,严密分割封锁,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在“清剿”中,日军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许多村庄被洗劫一空,毁之一炬,杀害无辜群众3000多人,抓走壮丁近万人。

    在反“清剿”斗争中,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展开了袭扰日军据点、破袭公路和反伪化斗争。有的实行搬空、藏空、躲空“三空”策略,应对日军“三光”政策。沂南县芦山后、艾山后等5个村庄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分散掩护了1300余名八路军伤病员和地方干部,涌现出不少“红嫂”式的典型。

    石岚伏击战

    11月6日,日伪军合围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阴谋破产,遂在根据地内到处烧杀抢夺,残害百姓。为保护群众利益,减轻内线压力,罗荣桓决定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扫荡”的日伪军调出根据地。

    11月8日,罗荣桓指示一一五师特务营副营长黄国忠说:“敌人在留田扑空后,正在摸我们的去向。我们要将计就计,暴露一下自己,把敌人调出我们的根据地。”进而指出:“垛庄、青驼寺一带,敌人抢了很多牲口、物资,准备外运。敌人必经石岚,你带上两个连在石岚附近打他的埋伏。要打得狠,声势大,动作快,打了就撤。敌人正寻找我决战,他的后背受到威胁,又摸不清我们有多少兵力,就一定会调兵出来。”

    9日晨,黄国忠率部来到石岚附近。石岚位于费县城北50里处,处在蒙山要塞之一的黄草关南端。从黄草关到石岚,是一条长10里的狭窄山沟,两边高山耸峙,地势险要,是打伏击的有利地形。

    黄国忠按照罗荣桓的意图,集中全营司号员,并把所有轻重机枪配置于两侧山坡,组成密密的火力交叉网。这时天下起小雨,寒气袭人。指战员匍匐在冰冷的岩石上,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等日军到来。

    黄昏,雨停了。从垛庄、青驼寺一带“扫荡”归来的日军三十二师团一部连同费县城据点的日伪军300多人,带着从根据地抢来的东西,进入伏击区。等待已久的战士突然以强大火力,居高临下射击敌人。一时军号震天,杀声四起,手榴弹爆炸声、呐喊声、军号声,汇成一片。

    日伪军被围困在狭窄的山沟里,人喊马嘶,相互撞踏,无处躲藏。战士们从山腰跃起直扑敌群,经半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日伪军300多人,只有几个日军狼狈逃窜。

    第二天,敌人发觉八路军主力在石岚,赶紧把在垛庄、青驼寺一带“扫荡”的日伪军纷纷外调,减轻了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的压力。

    大青山突围

    11月14日,日军集中7000余人,合击蒙山一带山区。蒙山位于沂蒙山区腹地,东西雄列,绵延百余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是沂蒙山区的最高峰。

    17日,日军从空中侦察到行至东西蒙山之间大古台的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师部等领导机关人员,遂对大古台进行合击。领导机关人员东越临沂蒙阴公路进入北村。18日,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在蒙阴官庄被俘牺牲。

    200多名日伪军在特种部队配合下,尾追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分局机关,进占沂南绿云山、狼窝子,并在绿云山建立据点,对沂蒙中心根据地构成威胁。罗荣桓、陈光决定趁敌立足未稳,率师部特务营、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第三营及沂(南)临(沂)边联县独立营攻击该据点。

    11月28日晚,在罗荣桓直接指挥下,绿云山战斗打响。八路军攻进村子,接连打退日军多次反击,歼敌百余。但由于日军负隅顽抗,未能攻克敌据点。29日拂晓,部队奉命撤出战斗,监视敌人。

    为了集中精力作战,防止机关受损失,罗荣桓等首长指示,由师部第五科科长袁仲贤带领师部及直属队人员,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带领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省群团组织、报社、医院、被服厂、银行等人员约2000人,于29日夜向临沂至蒙阴公路西侧的大青山转移,待部队结束战斗后再会合。据进驻大青山的抗大一分校报告,那一带未发现敌情。

    畑俊六指挥日军在沂蒙崇山峻岭中追击一一五师、山东纵队主力总是扑空,于是改变战术,令一部继续追寻,而以一个混成旅团5000多人秘密进入大青山四周,布置了一个圈套,企图消灭进入这一带的八路军部队和机关。这一严重敌情,抗大一分校没有发现。抗大一分校有第二、第三、第五、特科4个大队,1个女生队,加上校部机关,共3000多人,分驻在胡家庄、杨家庄、大谷台、李行沟、梧桐沟等十几个村子,校部机关驻胡家庄、大谷台。

    11月30日晨,东北山口突然响起急促的枪声,接着第五大队军士哨岗位升起报警的烽烟,东南方向也响起隆隆的重炮声。从熟悉的三八式步枪特有的“叭勾”声和炮声判断,遇上了日军主力部队。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当即命令紧急集合,抢占最近的制高点大青山。

    大青山系蒙山支脉,位于沂南、费县、蒙阴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686米,山势险峻。当时,日军一个中队携九二步兵炮一门,已抢占了大青山一号高地,并向前哨连急袭。担负警卫全校重任的第五大队,遂向第二、三号高地扑去。大队长陈华堂、政委李振邦都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在没有接到首长命令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抢占制高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高地争夺战。

    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一五师师部后方机关和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等党政领导机关、直属队又进入抗大一分校驻地。早已埋伏在四周的日军立即扎紧口袋,疯狂地向包围圈中心滚进压缩,四面八方的枪炮声越响越密、越响越近。袁仲贤当即命令师直各单位人员向东南方向的上、下石盘转移,同时组织部分队伍由北面冲向大青山顶,与抗大一分校守卫人员会合,掩护机关、学校突围。

    战场形势万分危急!周纯全校长果断命令山东分局警卫连在前面开路,掩护机关非战斗人员和抗大学员向西蒙山突围。突围人员通过一条沙河,四面的日军居高临下,凭借有利地形猛烈射击,敌机也反复俯冲扫射,炮火轰鸣,弹飞如雨,许多战士倒了下去,鲜血染红了草坡,染红了白沙,染红了河水。

    面对敌人的疯狂阻击,突围部队除了前进别无他途。狭路相逢勇者胜,警卫连以排枪开路,后续队伍冒着炮火勇猛前进,用血肉之躯杀开一条活路!扼守西山山麓咽喉要地的是少数日军和伪军刘黑七的部队,看到如黄河决堤般汹涌澎湃、拼命冲击的人潮,被这无惧无畏的场面惊呆了,竟慌忙撤离阵地,向西南方向溃逃。警卫连迅速抢占西山,掩护滚滚向西的突围人流突出重围。

    太阳西斜时,二号高地、三号高地相继失守。第五大队第二、第三中队近300人,基本上都壮烈牺牲在阵地上。尾追过来的日军见大队人马脱围西去,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凭借优良的武器和优势兵力,嚎叫着蜂拥而上,“围剿”、杀害所有活着的对手。由于断后掩护人员少,阻挡不住敌人的追击,日军步兵、骑兵一齐闯入人群,以长短枪、马刀、手榴弹对手无寸铁的机关人员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一时间,整个战场血肉横飞,600多名干部、学员血洒疆场。国际友人汉斯·希伯,也同日军英勇拼杀,壮烈牺牲在战场上。

    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带领部分人员突出日军重围,转移到大谷台,不幸复遭日军合击,又向望海楼方向突围。敌人火力密集交叉,随行人员几乎无不挂彩,女同志、炊事员、饲养员也不避枪弹,同日军扭打在一起。

    在冲到东西蒙山之间的大沙河沟崖时,遭敌机枪火力封锁,陈明双腿被打断。日军围拢上来,陈明连发3枪击毙3名日军,然后用最后一颗子弹对准自己开了枪。陈明同志的爱人、山东姊妹剧团团长辛锐也在突围中受重伤,数天后牺牲。

    罗荣桓、陈光得报大青山战况后,急派攻打绿云山的部队飞速赶赴大青山。当增援部队到达时,大青山突围战斗已经结束了。傍晚时分,突围出去的人员经紫荆关转移到西蒙山。

    大青山突围,伤亡惨重。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一一五师敌工部部长王立人、省抗协宣传部长赵冰谷、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鲁中军区直属第三团政委刘清、蒙山独立支队政委刘涛等1000多人牺牲。山东分局组织部长李林和统战部长谷牧负伤。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国民抗敌自卫军政委李澄之被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开始调整部署,从中国战场抽兵南下,在鲁中、鲁南、滨海一带“扫荡”的日军也陆续撤退。中共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等领导抓住有利时机,迅速调整部署,一面组织机关安全转移,一面部署兵力尾追、截击撤退之日伪军。至12月28日,先后收复蒋庄、诸满、大桥、马牧池、岸堤、河阳等地,历时50余天的反“扫荡”作战结束。

    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历经大小战斗150余次,以伤亡1600余人的代价,消灭日伪军2200余人,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部队有生力量的图谋,巩固了鲁中抗日根据地。(孙志华)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