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哭墙”遇难者姓名描红

2019-11-15 18:26 来源: 新华网

    墨色调得要准,下笔力度要稳……11月15日上午,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始了今年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上的遇难同胞姓名描红的活动。在未来半个月内,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完成整面“哭墙”1万多个名字、近4万字的描红。

    志愿者们专心致志地描红

    大学生志愿者们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和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据志愿者团队的指导老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胡卓然介绍,描新志愿活动从2017年开始,今年已是第三年。“30万遇难同胞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在82年前,他们每个人都有名有姓,都是鲜活的生命。‘哭墙’上1万多个名字就是这30万同胞的代表。描红,不仅让名字更清晰,更让那段历史史实更加清晰。”胡老师说。

    胡卓然在描红

    “哭墙”高度近2米,镌刻着10664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合计近4万字。每年清明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会来到这里,找寻亲人的名字,倾诉哀思。随着风吹日晒雨淋,有些名字渐渐模糊,志愿者们的描红则让遇难者们的名字再次醒目起来。

    来自金城学院的郭耀龙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描红。他说,早在一个星期前团队就开始做准备了,培训新生、熟悉遇难同胞的名单、配置墨汁、分配任务……“哭墙”的材质分为两种,大理石和花岗岩,所用的墨汁调配比例也不同;有的名字非常模糊,需要对照名单一一辨认;新生第一次描红,也许会犯错,团队特意准备了酒精和棉签,随时修改。“从小到大,我都觉得纪念馆是个特别庄严神圣的地方,参加描红,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去年天气比较冷,一天下来,感觉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今年天气晴暖,效率会更高。”

    郭耀龙在描红

    南京审计大学的聂鹏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的爷爷奶奶经常会跟我讲这段历史,以前学校春游秋游也会组织大家到纪念馆来参观。所以看到志愿团队招新,我果断报名了。让更多人知晓这段历史,一起守护和平,是南京人的职责,也是中国人的职责。”(徐红霞)

    聂鹏在描红

 

[编辑: 徐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