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东门纪念馆追思张纯如

2020-11-09 17:02 来源: 新华网

    11月9日是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忌日,当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馆内的张纯如雕像前举行“勇敢的天使”花语祭奠活动,用鲜花缅怀这位无法忘却历史的作家。

    活动现场,代表张纯如英文名Iris的鸢尾花和寄托哀思的白菊围绕在雕像四周,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带领全馆工作人员在雕像前默哀,并献上菊花。当年曾陪同张纯如一起在南京采访的纪念馆原副馆长段月萍,为张纯如担任翻译的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为她搜集文字资料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也参加了活动。

    张纯如1968年3月出生于美国,在她小的时候,父母就向她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后来,张纯如在美国的图书馆里没有找到一本可供大众了解这段历史的书籍,决定自己来写这样一本书。她曾说:“真相是不可毁灭的,是没有国界的,是没有政治倾向的。我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事情,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1995年7月,27岁的张纯如来到南京。她将一些鲜为人知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材料带到了南京,她复印的材料中有《魏特琳日记》节选,这是国内学界第一次知道魏特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写了许多日记。在南京期间,张纯如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翻阅国内外资料上,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

    历时三年,数易其稿,1997年12月1日,《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在北美推出。这本书在西方社会引起轰动,蝉联《纽约时报》最畅销排行榜榜首长达三个多月,使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

    活动中,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向纪念馆捐赠了张纯如1995年在南京拍摄的影像资料。(徐红霞 杨升辉)

    

[编辑: 杨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