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

2014年06月26日 15:59:07 来源: 中日网
分享到:

与之同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关注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这中间社会记忆就存在着认知上的断层, 南京审判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社会记忆生成的关系纽带被淡忘或漠视, 从而造成当时人与后人对审判实际影响在认知上的差别。所以只有经过深入的考察,我们才能看到战后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对当时社会的实际影响以及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早期得以生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海建)

注释:

1]相关的研究可参见胡菊蓉:《中国军事法庭对日本侵华部分战犯审判概述》,《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李荣:《国民政府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略论》,《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3期;翁有利:《国民党政府处置日本战犯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宋志勇:《战后初期中国的对日政策与战犯审判》,《南开学报》2001年第4期等。

2]《首都地方法院检察处奉令调查敌人罪行报告书》,郭必强、姜良芹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日军罪行调查统计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2页。

3]《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关于调查战犯谷寿夫罪证的布告》,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历史档案馆等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0页。

4]《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副议长陈耀东在军事法庭陈述南京大屠杀案调查经过》,胡菊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5]《南京市第十一区区公所大屠杀案调查小组委员名册呈》,郭必强、姜良芹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日军罪行调查统计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31685页。

6]《国民政府主席行辕秘书处接受南京市民陈述大屠杀冤愤公告》,张建宁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7][16]《首都人民陈述函件加紧分类整理中》,《申报》194616日。

8][11]稻叶正夫编,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6页,第154页,第136页。

9]《百余证人在中华门临时庭检举谷犯罪行》,《中央日报》,1947125日。

10]《南京市社会局饬各影院放映南京大屠杀调查工作宣传幻灯片训令》,郭必强、姜良芹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日军罪行调查统计审判》,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2页。

12]《中央电影摄影场第一厂关于战犯谷寿夫案材料已编入中国新闻161号致军事法庭函》,胡菊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5页。

13]《军事法庭判处谷寿夫死刑的布告》,胡菊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页。

14]《战犯谷寿夫在雨花台枪决》,《中央日报》,1947426日。

15]《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对日战犯处理政策会议记录》,郭必强、姜良芹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日军罪行调查统计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17]《查迅被害人陆李秀英笔录》,胡菊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审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18]梅汝?:《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19 张彦:《日本投降那一天》,《人民日报》,1995814日。

20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四),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80年版,第449页。

21]《松井石根应来京伏罪》,《中央日报》,1946729日。

22]《南京大屠杀案主角谷寿夫受审记》, 《申报》,1947212日。

23]《南京大屠杀案真相各证人愤慨陈词》,《申报》,194728日。

24]《处罚战犯不在报复》,《申报》,194771日。

25]《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协助调查南京大屠杀案经过概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历史档案馆等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6页。

26]关于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两者的区别,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有特定群体的,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固化的社会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康纳顿也提出,对于过去社会的记忆在何种程度上有分歧,其成员就在何种程度上不能共享经验或者设想。(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所以在分析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时,创伤记忆更多的是受害者这个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被固化的社会记忆是不同的。

27]相关研究主要有,张连红:《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聂莉莉:《战争受害记忆与历史事实之间》,《读书》2006年第9期;孙宅巍:《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第十章《记忆篇: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年)》,《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4期。

28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第147页。

29]黄东兰:《岳飞庙:创造公共记忆的》,载孙江:《事件-空间-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30]耶尔恩·吕森:《危机、创伤与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1期,第1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847126676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