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行动特别连载《第21次是国家公祭》

2014年11月18日 12:13:08 来源: 国家公祭网
分享到:

    编者按 今年2月27日,全国人大通过了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从今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将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这是史无前例的法律决定,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主要推动和参与者,江苏省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与李慧联手撰写了长篇纪实文学《第21次是国家公祭》,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内幕,从今天开始,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和中国江苏网将连续刊登,本网也将同步予以转载。

    第一章创先祭

    中国曾经历过多次战争和动乱,为生存发展,人们常有意无意地将这些灾难淡忘,所以我们读到的历史悲剧往往是史书的寥寥数笔。然而随着文明进步,人类对个体生命的敬重与珍惜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人的历史认知也逐渐深入丰富。

    南京大屠杀后,这段民族记忆相对沉寂了一段时间,改革开放为再识这段历史带来了新契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建成开放,是哀悼死难同胞、铭记历史的新起点。20年前起,每逢12月13日,人们都会在纪念馆里奉上公祭亡灵的花圈。

    一、南京首创的公祭仪式

    1994年12月13日,南京江东门,天色阴沉。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挂起巨大条幅: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57周年仪式。10时整,仪式开始。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57年前的今天,日军开始大屠杀,将古城变为血腥地狱。

    各界代表及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代表胸戴白花,低头默哀。汽笛声音响彻长江和铁路沿线,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现场奏安魂曲,3000羽和平鸽冲天而起。仪式结束后,人们绕行纪念馆一周,将小白花系在馆内护栏或松柏上寄托哀思。

    活动各界和媒体共鸣。央媒、省和南京市各报、广播电视等集中报道,刊载于次日《南京日报》头版消息标题是《勿忘历史惨案 争取和平发展——我市各界人士隆重举行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仪式简单朴实但意义重大。这次公祭前,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哪座城市用群众集会的方式,悼念抗战遇难同胞。这种公众悼念仪式的缺失,对民族情感或多或少是一种缺憾。这次仪式开启为战争牺牲者、遇难者进行集会悼念活动的先河。6年后,辽宁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纪念“九·一八”活动,长春、哈尔滨等纷纷效仿南京拉响城市警报,告诫人们勿忘历史。

    二、广岛和平集会的启示

    为何南京每年于12月13日举办悼念活动呢?这与我的一段访日经历有关。

    1994年8月,我和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应日本“铭心会”邀请访日,参加缅怀亚太地区战争遇难者活动,进行南京大屠杀历史演讲和证言集会。这是战后大屠杀幸存者首次登上日本国土,也是我第一次赴日,突出的印象是每年随8.15投降日(日本叫“战败日”)临近,日本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总会引起沸沸扬扬的议论,成为各种势力激烈争论的焦点。

    “铭心会”每年8.15前后都要派出代表,从日本到中国南京、马来西亚文律镇、韩国首尔等城市举行和平集会谴责战争、缅怀受害者。此次,铭心会邀请我和夏淑琴来日参加7场和平集会,把历史真相告诉更多的日本人。8月4日晚,我们降落在日本东京成田国际空港,被等一大批日本记者给团团包围住,我们成了全日本的新闻人物。

    夏淑琴是被日军戳了三刀、背着伤疤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人。她对日本旧军人和记者闪光灯,亮出伤疤,诉说一家9口有7人遭杀害的往事。她是1000多位仍然健在幸存者中的一位,夏家的遭遇是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缩影。面对血泪控诉,许多日本人醒悟了。此行也引起了日本舆论界、教育界、历史学界广泛注意和积极反响。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三大报跟踪采访,20多家媒体连续发报道40多篇,时任日本众议院院长的土井多贺子接见了我们,我们还与20多位日本国会、县、市议员进行交流。一时间,日本举国关注。

    8月7日,我们在去广岛的列车上得知,8月6日是广岛每年一度的原爆纪念日,日本首相、参议长、众议长等日本国家领导人都悉数到广岛参加国家公祭日,已连续举办40多次,集会最多达11万多人,且每次都会邀请各国领导人。8月9日,日本国家领导人还将到长崎参加原爆公祭。

    我们走进广岛和平公园,参观了广岛原爆资料陈列馆,虽然原爆和平集会已结束,仍然到处是参观人群,现场能感受到集会规模之大,活动之隆重。此情此景对我产生了强大的刺激。日本作为加害国,却是如此长期大规模、高规格原爆遇难者,向全世界诉说和塑造战争者受害的形象。中国作为被侵略对象,受到了重大破坏,同胞作出了巨大牺牲。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三个特大惨案之一,可直至今天,我们做过些什么?

    我将此次经历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发表在报纸上,但内心仍然不平。

   1 2 下一页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329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