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八十年的祭奠:眼泪从未停止

2017-12-07 13:02 来源: 新华网

    “我今年93岁了,可怜我家人啊,可怜我的父亲、舅舅和小弟弟啊!想起这一天我的眼泪就忍不住的掉啊。”这位用颤巍巍的双手抚摸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忍不住嚎啕大哭的老人名字叫杨翠英。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12月6日一大早,92岁高龄的杨翠英老人,在这个寒风萧瑟的冬日,坚持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参加家庭祭告活动,献花、上香、跪拜、诵读家信,祭奠在1937年那场浩劫中罹难的亲人与同胞。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与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戮。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战争和死亡的阴云之下。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面的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上面镌刻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1995年初刚设立时,刻有姓名3000个,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此后,经过多次增刻,“哭墙”上的遇难者名单今年已经增加到1万多个。每年都会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来到这里缅怀遇难的亲人。遇难者名单墙上的名字,也成了很多幸存者祭奠亲人的唯一寄托。

    跟每一个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一样,惨痛的经历让她失去了亲人,痛苦的记忆也伴随着她走的一生。南京大屠杀那年,杨翠英12岁。南京沦陷后,她的父亲杨学文和舅舅杨贤营被日军屠杀,刚出生的弟弟因为哭闹被日军活活踩死,杨翠英则被一个日本兵打聋了左耳。短短时间内失去了三位至亲的杨翠英剃光了头发,脸上抹上了锅灰,艰难地存活了下来。 每次来到纪念馆,杨翠英老人都会去“哭墙”上寻找亲人的名字,她说:“我现在眼睛也不好了,看不太见了。”但是,她的眼睛还是不曾离开过名单墙,她的女儿会把家人的名字指给她看,每当这时,她总会不由自主地痛哭出声。

    她说:“只要我在世一天,我就要把家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遇难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让他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她边抹掉眼角的泪水,边对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说:“每每讲起这段历史,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你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多幸福啊,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啊。”(张秀枚/文 刘丰源/图)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