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续31年来南京“绿色赎罪”,把中日友好作为终生职业!

2017-10-10 09:42 来源: 江东门纪念馆

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

    他是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

    从1967年至今50年间,他访问中国600多次。

    他是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之一的日中协会理事长,把中日友好作为终生职业。

    10月7日夜晚,白西绅一郎先生在参加大阪华侨社团组织的中秋明月节活动后,倒在酒店的浴室内,次日上午被发现。他逝世的消息在网络传开,华侨华人纷纷表达沉痛哀悼。

    他认为广岛应首先被视为“加害者”

    白西绅一郎先生1940年6月26日出生于日本广岛。那一年,广岛约有14万人死于原子弹爆炸。因不了解过去的历史,白西曾认为自己是战争受害者。

    1960年,白西考入日本京都大学,就读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同时成为日中友好协会京都府本部会员。入学后一次向同学介绍自己“出生于遭受原子弹的广岛”时,一位华侨同学说,“广岛被炸,是受到报应。”这令他很震惊。

    年轻的白西查阅大量资料。他发现,因地理条件优势,广岛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陆军据点。

    白西生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日本人应当意识到,广岛既是被害者又是加害者。而在‘被害者’之前,应当首先被视为‘战争加害者’。"他认为,没有广岛对中国的加害行为,也就没有广岛的原子弹之灾。

    1965年,白西大学毕业,从事国际问题评论。1967年,他进入以原首相石桥湛山为会长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工作。同年5月,日本科学仪器展在中国天津举办,白西作为事务局成员,首次来到中国。展览会结束后,他作为“国际红卫兵",走遍了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等地。这次“大串联”,让他一直到晚年,还能用中文唱红歌。

    1970年,他退出国际贸促会,协助日本友人冈崎嘉平太先生筹建日中协会。1975年日中协会正式成立,他出任干事,开始日中友好的职业生涯,先后就任事务局长、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日中协会作为日本全国性的日中友好七团体之一,主要担任政治外交方面的沟通工作,为日中关系正常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西绅一郎先生

    连续三十多年 来南京“绿色赎罪”

    早在1986年,白西先生就作为秘书长,跟随日本友人冈崎嘉平太(已故)和菊池善隆先生组建的“南京大屠杀被害者追悼献植访中团”来到南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栽植三棵千头松,以此进行“绿色赎罪”。

    1986年5月16日,“南京大屠杀被害者追悼献植访中团”一行61人来到纪念馆,举行悼念仪式,并在馆内首次种植三颗松柏树。

 

白西1986年到访纪念馆,在签名簿上签字

    1993年3月28日,日中协会常务理事林祐一先生率领的日本“第8次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植树访华团”一行28人,来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时任该团秘书长的白西绅一郎题写了“绿之赎罪”留言。

白西绅一郎题写的“绿之赎罪”

1994年访中团集体签名,题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迄今为止,这项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32年,每年一次,共有1000多名日本友好人士自费来到南京进行“绿色赎罪”。每逢中国的清明节前后,他们还在南京珍珠泉公园种树,目前已成活数万棵象征着和平的友谊之树。

    在纪念馆和平广场,立着这样两座碑,以示纪念。

    每年“绿色赎罪”之旅结束后,白西先生都会组织日本友人编写《绿色赎罪》小册子,并赠送给纪念馆,目前已经编写了31册。册子里不仅讲述“绿色赎罪”的历史故事、访中团团员的心路历程,还有许多白西先生觉得“日本人应该知道的常识”和对中日关系的建言。

1986年第一次访中后,编写的小册子

去年第31次访中后编写的小册子

    白西先生说,不来南京就不知道日军曾经在这座城市制造的大屠杀惨案。“德国人拉贝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尽管被翻译成了日语,但不去现场,就不知道真相的残酷。”

    前31年里,白西先生是“绿色赎罪”团队中,唯一一个从未间断的“接力者”。即使在因肠癌动手术的2009年,他依然如期前来南京“绿色赎罪”。白西先生最近一次来纪念馆,是在去年来南京参加“绿色赎罪”活动。今年因为腰疾,他没能来参加。团队成员说,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把献植团的成员们送到机场,目送大家登上开往南京的飞机。

    曾陪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到访纪念馆

    日中友好被白西先生珍视为“终生的职业”。从1967年至今,50年间,他已访华600多次。日本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互免签证,但白西先生一辈子只访问中国一个国家。

    2013年1月,白西先生陪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此来教育更多的日本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前为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右后为白西先生

    如何改善中日关系?他说日本应做到四个“四”

    有人问白西先生,“大半辈子里,你为什么只去中国?”他的回答只有两字:“不东”。

白西先生在纪念馆会议室

    玄奘西天取经,“不至天竺,终不东归”。白西先生也以“不东”的决心来推动日中友好事业。“中国在日本的西边,我只去中国。”

    日本应当如何改善中日关系?这位见证过日中关系起起落落的老人提到日中协会早前发布的一份宣言,提出了四个“四”:一、切实贯彻中日间的四个政治文件;二、坚持包括“村山谈话”在内的历届内阁有关历史问题的四个谈话;三、切实遵守两国间达成的四项基本共识;四、铭记四个重要纪念日,即7月7日卢沟桥事变、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和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四个‘四’,是日本应当做到的,也是日本人应该铭记的。”白西先生生前说。

    沉痛悼念白西先生!愿老人安息!

    一方面,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另一面,我们也要看到像白西绅一郎这样的日本友人,为了中日友好关系所作出的努力。

    正视历史,为永久的和平,让我们共同努力。

综合徐静波微信公众号“静说日本”、《新民晚报》

    “紫金草工作室”出品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