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山 李慧著】《第21次是国家公祭》第三章:烛光祭

2014年11月20日 09:52:48 来源: 国家公祭网
分享到:

    二、五万市民的烛光巡游

    2002年12月13日,大屠杀遇难同胞65周年悼念活动当天下午,人们在遇难同胞纪念馆再次集聚。李秀英、夏淑琴和来自台湾的幸存者王之民等大屠杀幸存者来了,日、美、加国际友人,南大、东大师生,机关干部和社区居民来了。

    《安魂曲》低徊,红烛在大家手中亮起,人们集体默哀。5:30,千人烛光巡游队伍步出纪念馆大门,队伍最前是10位少女,手持“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5周年烛光祭”横幅。轮椅上的李秀英当年为反抗日军施暴被刺37刀,老人说:“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在南京任英语教师的新西兰人Tony参加游行,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日本福冈县江苏省民间友好交流团打出横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东铁路工会97名员工来到现场,每年今天该组织都会派员参加南京和平集会。来自熊本的日本留学生樱井忍,手捧着用紫金草花瓣做成的两个大大的汉字“和平”玻璃镜框,另一位日本青年人则举着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匾牌。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巡游队伍中有人高唱起国歌。“这是《义勇军进行曲》。”幸存者王之民老先生说:“在台湾,我们也唱。”道旁挤满了围观人群,沿途自发参与和平大巡游的市民有5万余人,他们从商店里买的都是白色蜡烛,红烛方阵变成白烛方阵。

    巡游终点是莫愁湖边一小广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李秀英为“和平广场”四个大字揭幕。人们将蜡烛放在广场上,广场正中,一只大鼎内正燃烧着熊熊的大火。沿湖水边放置着65架钢琴,65名少男少女奏响了《和平颂》,5名白衣少女朗诵。

    我举办巡游的灵感也产生于日本,我认为游行现场气氛热烈、群众性参与性强、影响辐射面广。建邺区在现场感策划上动了不少脑筋。65部钢琴是把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钢琴,还有乐器店钢琴都设法借了过来。这些钢琴,不仅数量多,体积大,而且娇气,搬起来还真的有点不容易。更为出乎预料的是,那么大规模的巡游队伍,非常有序,非常安静,非常有素养,一切很圆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332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