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殊年份清明祭
2014年清明节,部分幸存者和死难者遗属、参观市民和日本友好人士照例齐聚墙前,参加一年一度的“清明祭”。幸存者的队伍里有人们熟悉的夏淑琴、路洪才、常志强、伍正禧、向远松、杨翠英、马庭宝、佘子清等,大多年龄已逾八旬。
上午10点,“清明祭”开始,路洪才老人作为幸存者代表发言。他沉重地说:“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中,母亲路夏氏、妹妹路小毛、外祖父夏老三、外祖母夏赵氏、二舅夏瑞、三舅夏端被日军杀害,当时自己只有5岁。每年清明节,很多在南京大屠杀中逝去亲人的遗属和幸存者前来祭扫。一看到刻在墙上的亲人名字,心情就难以平静。我们都是老人了,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亲手给亲人多上一炷香、多献一束花,祈祷他们安息。”
“爸爸,我91岁了,身材很好,有5个重孙,爸爸,你安心吧!”头发全白的91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伍正禧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走到“哭墙”前,凝望刻在石壁中家人的名字,缓缓上香,低头默哀。77年前,伍正禧五位亲人遇害。“就在我前面,最后一排名字中,我家人都在上面。看到,我心里面就酸……”伍正禧哽咽不语。
今年88岁的幸存者余昌祥献上鲜花:“头两年去过日本(作证言),还有很多日本右翼势力不认账,我有生之年,只要能动,都会来。”
今年清明祭更有特别意义,2014年2月27日,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幸存者和遗属们非常感激,相互传递这一消息。85岁的夏淑琴仍出现在祭奠人群中,她的每年必到。2008年,因反诉日本右翼作者东中野修道侵权案胜诉,夏淑琴被称为“英勇的老人”。她说,“今年活动扩展,心里无比愉快,但回忆从前,也十分难过,盼望让下一代记住历史。”
国家层面举行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祭奠活动,这既是对死者生命权价值的承认和尊重,更是对死难者遗属和幸存者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