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至柔苏绣展现至暗时刻 博物馆日,来南京江东门纪念馆看苏绣展

2020-05-16 16:46 来源: 新华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5月16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出筹备三年的刺绣展《锦绣和平——梁雪芳刺绣艺术展》,用苏绣语言展现南京大屠杀历史,用苏绣之美唤起观众对和平的向往。

    “真漂亮!”“太美了!”展览现场,惊叹声不时传来。轻纱垂地,花窗掩映,拉贝肖像、辛德贝格黄玫瑰、魏特琳菊花、长明火……丝线闪着光泽,将这些绣品衬托得栩栩如生。现场最受瞩目的是两件高达3米的刺绣:《六朝松与紫金草》和《六朝松》,前者松草相依,色泽艳丽;后者以黑色绣出大地,主体留白,灯光穿透缝隙,地上又是一棵“六朝松”。

    正在观展的一家三口

    苏绣作品《六朝松与紫金草》

    梁雪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六朝松历经千年,见证了南京的沧桑与辉煌,既能体现南京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与紫金草元素结合,又能表达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生命力。

    苏绣,轻雅灵秀;南京大屠杀,惨痛厚重。用苏绣表现南京大屠杀历史,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看来,恰恰体现了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包容。“一个博物馆对于主题应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大家印象中的历史博物馆一般是以影像、实物为主,使用苏绣表达是我们对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的追求,同样可以实现良好的展陈效果。”

    梁雪芳为嘉宾讲解作品创作过程

    2017年,梁雪芳在苏州博物馆举办荷花作品个展时,前来观展的张建军馆长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到纪念馆来做一个和平主题展览。欣然应允后,梁雪芳迷茫了,如何用苏绣展现这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至暗时刻?“我不可能用刺绣做一个血淋淋的作品。我从吴为山老师的《家破人亡》《呐喊》等雕塑中获得启发。多次往返南京苏州,翻阅大量南京大屠杀史相关书籍,提取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难民的国际友人事迹,精选了拉贝肖像、魏特琳喜爱的菊花、辛德贝格玫瑰等元素,表达对国际友人的感恩。”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和平主题,梁雪芳共创作了19件苏绣作品。开幕式上,她将其中6副作品捐赠给了纪念馆。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多幅荷花苏绣作品,此前20多年,梁雪芳一直专注于荷花创作,以前绣的是荷花的高洁和傲骨,现在绣荷花更多是绣和平、和谐,因为“荷”与“和”谐音。“通过这次展览,让我开始关注战争,关注和平,让我看到了黑暗时刻人性的光芒。人类想要的是什么?是内心的愉悦,是和平共处、和谐美好的社会。”梁雪芳透露,关于和平主题,她还有很多作品正在创作中,未来会继续做下去。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板块:金陵不忘、生生不息、和平永存,展期3个月。展览现场还启动了“万人绣和平”活动,即日起,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的观众,在看展之后,都可以拿起针线,体验苏绣,为和平添针加线。(徐红霞 杨升辉)

    梁雪芳的母亲马慧云为“万人绣和平”活动开针,83岁的马奶奶也是一名资深绣娘,是女儿的刺绣启蒙人。

    

[编辑: 徐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