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桑麻名人馆 查济民的桑麻情和爱国心

2023-07-11 17:21 来源: 常州日报

    “百年桑麻,经世济国”。上世纪30年代,刘国钧在常州古运河畔创办了常州大成三厂。近百年的时间过去,这里已成为常州印染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广大纺织人的精神殿堂。常州桑麻名人馆就设立在常州大成三厂工业遗存里,它不仅是刘国钧以及查济民夫妇投身纺业、回报社会真情的展示基地和爱国爱港精神的教育基地,更是缅怀査济民先生的重要纪念场所。

    打造桑麻名人馆,纪念为纺织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

    “其实,常州桑麻名人馆在2021年底就建造好了。当时,受疫情影响,一直处于预展阶段,没有正式对外开放。”蒋冬华是常州桑麻名人馆的馆长,据她介绍,该名人馆主要为了纪念桑麻基金会创始人、著名爱国爱港爱乡企业家楷模查济民先生的。此外,里面还介绍了查济民发起的桑麻基金会发展史和历年桑麻学者获得者。截至2022年,桑麻学者获得者有25人(包含荣誉桑麻学者7人)。

    蒋冬华介绍,桑麻学者这一荣誉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的特别贡献奖,旨在表彰在纺织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和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常州桑麻名人馆是在原大成三厂一间棉花仓库的基础上重新布展的,房子属于工业遗产,外立面没动,内部进行了重新设计装修。”蒋冬华说,该名人馆将于今年10月底正式开馆,届时查济民长女查美龙将出席开馆仪式。

    常州桑麻名人馆整个建筑主体共两层,面积约1285 平方米。馆内展陈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接待配套、民营企业家讲坛及常州市桑麻教育基金会临展内容,第二部分为查济民生平展。

    步入形象厅,氛围文艺典雅,以象征布料的艺术品装饰顶面。正中是刘国钧老的艺术装置。为了纪念刘国钧对中国纺织工业的贡献,名人馆以他晚年形象为创作灵感,通过现代工艺技术进行制作,表达后人对他的敬意。

    艺术装置下是由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查氏伉俪人物雕塑。另一侧形象墙刻写“百年桑麻、经世济国”的展馆主题,并用灯箱展示中国近现代纺织业发展历程与刘国钧、查济民所作贡献。

    “査济民出生于1914年,去世于2007年,是刘国钧的女婿。刘国钧是中国的纺织巨子,查济民把中国的纺织推向世界,也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被誉为非洲纺织大王。他们两代人在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蒋冬华说。

    他在重庆任厂长时,只有二十出头,被称为“娃娃经理”

    “名人馆内,除了有刘国钧、査济民等纺织名人的介绍,还有很多实物档案。这些实物档案大多是和查济民有关的。”蒋冬华介绍,除了实物,常州桑麻名人馆还复制了大成二厂旧址竞园的外部围墙与大门,通过油画形式展示出园内景观,同时墙面上镌刻查济民的生平大事记。

    “因为大成二厂,对查老夫妇来讲意义重大。查先生来到常州首先就是充实了大成二厂的印染实力,同时这里也是他与夫人刘璧如喜结连理的地方,当时婚房就在竞园。”蒋冬华告诉记者,在“竞园”一侧,是一面巨型玻璃艺术装置,选取了刘国钧、查济民及大成一、二、三厂等部分老照片,再现了应“运”而生的民族工业历史影像。

    馆内有一段视频,讲述了查济民是如何从上海来到常州,并担当大成二厂染部主任的经历。一幅油画则再现了查济民在抗战期间保护民族工业的情景:当时,查济民和“中国船王”卢作孚乘坐最后一班民本号撤离镇江,将最后一百多台织机成功运往重庆。

    在重庆任厂长时,查济民只有二十出头,被卢作孚称为“娃娃经理”。后来,查济民表示,刘国钧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卢作孚先生是第二位老师。在抗战后方经营大明染织厂期间,查济民学习卢作孚全力以赴的精神,把大明厂建设成为后方唯一纺织染全能的大厂,为抗战胜利和日后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投身国家建设,诠释拳拳爱国心

    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依然动荡不安,为找到一个稳定发展企业的环境,刘国钧着手布局香港,1947年,查济民也举家赴港,开启了正式独立创业之路。

    在名人馆有一个“世界地图+立体艺术模型+投影”的大型创意展项,展示查氏伉俪自六十年代起投资海外,从纺织业到房地产所取得的斐然成果。

    1949年,查济民在贤妻刘璧如的协助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1959年创办新界纱厂以及后来的元朗新厂,逐步建立起了“查氏集团”。

    上世纪六十年代,查济民前往非洲,发现市场巨大。于是,他决定将纺织事业远拓至非洲。此后,他的非洲纺织产业不断扩大,他也因此有了“非洲纺织大王”的称号。同时,他还在非洲成立了慈善机构,无偿援助非洲卫生事业。非洲事业鼎盛发展的同时,他又在英法美等国积极布局,将纺织研发中心放到了欧美。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避免大屿山愉景湾土地主权落入外国银行手中,查济民顺势开启了被后世誉为“商业传奇”的愉景湾的开发。此外,在金融发展方面,查氏机构也是国内先驱。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香港,查济民得知这一消息,积极投入到振兴国家经济与建设家乡当中,率先在祖国内地投资办厂。上世纪九十年代,查济民先后捐巨资设立求是科技奖助基金和专门奖助纺织科教事业的桑麻基金会。桑麻基金会成立于1992年,是为鼓励中国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学术基金。

    截至2022年,香港桑麻基金会和常州市桑麻教育基金会共计对天津工业大学等7所院校的7856人次优秀学生和871名优秀教师进行了奖励,奖学金、奖教金累计共发放2424万元。并于2018年设立桑麻学者奖项,截至2022年,共评选出7位荣誉桑麻学者和18位桑麻学者。

    对常州这个“第二故乡”,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查济民对常州的发展倾注巨大心血。在常州这个“第二故乡”,他于1996年与国棉三厂合资成立了常州名力纺织有限公司,对常州乃至周边地区的纺织产业影响甚大。2000年3月,查氏集团在常投资创办了港华化工有限公司。

    1989年,刘璧如、查济民为实现刘国钧办教育的心愿,捐赠创建了常州市刘国钧职教中心(后改名为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并设立了教育纪念基金,将每年产生的利息供学校建设和奖励师生之用。

    教育之外,査济民在常州还有不少的社会事业投入。如1982年,常州修缮文笔塔,查济民、刘璧如伉俪欣然出资34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笔很大的款项。

    “‘桑麻情,求是志,爱国心’。在整个展览里,我们隐藏了一条暗线,每个展区对应了初心、决心、信心、爱心与恒心,通过五颗星串联起了查老先生一生的爱国、爱常之心。”蒋冬华说。(吕洪涛)

[编辑: 徐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