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东北大学师生在北平
2023-09-25 17:30 来源: 北京日报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为顽强的抗战不歇……”1935年12月,一首激昂悠远的《五月的鲜花》在北平学生中传唱开来,很快流传到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救亡歌曲。
为这首歌谱曲的人,是东北大学教师阎述诗。他目睹了“一二·九”运动中学生流血但决不退缩的场景,为之动容,一气呵成,将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谱成了一曲经典。
东北大学在北平的流亡与抗争,要从“九一八”事变开始。1931年9月18日深夜,炮弹从沈阳的东大校园上空飞过。沈阳沦陷后,东大师生不得不离开新开河畔的美丽校园,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所流亡大学。
北平是他们流亡的第一站。从沈阳到北平,仓促上路,学校的图书、衣物、档卷、设备都来不及运出。到了北平,学校既无设备又缺资金,校址也没有着落,主持校务的秘书长宁恩承只能将部分学生送出“借读”,当时,北大、清华、南开、平大各校,都有东大学子借读的身影。
1931年10月18日,东大终于借到东城南兵马司前税务监督署旧址勉强复课。此处校舍简陋,80余间房舍收容了男女学生300余人,“宿舍中既无床铺,学生以地为席,移砖为枕。饭厅则桌凳皆无,倚室而立食者,阅十余月。”各级学生各在宿舍上课,教员中坐讲授,学生环立敬听,“遇有笔记,则俯床书写”。
后来,东大校部迁入西直门内的原陆军大学校舍,以此为总校。南兵马司前税务监督署旧址成为第二分校,第一分校则位于广安门大街原国货陈列馆。
校址分散三处,师生弦歌不辍。可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日本侵占东北后,又企图继续吞并华北,面对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一再退让,向日本妥协。1935年12月8日晚,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决定次日到新华门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坚决抗日,“反对华北自治运动”。
消息传回东大,许多学生通宵未眠,做旗帜、写标语、印传单。在女生宿舍,“不少女生写了遗言,留下家人的姓名、地址并贵重的东西,一起托付给一个因怀孕不能去游行的同学,做了牺牲的准备。”
按照学联决定,东大学生应与进城后的清华、燕大学生会合,组成西路纵队的主力。谁知,第二天清晨,西直门被军警关闭,清华、燕大学生被阻隔在城外,无法及时到达。情况紧急,背负着国恨家仇的东大流亡学生高举旗帜,走在了“一二·九”运动的最前列。从西直门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交民巷,学生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他们没有放弃斗争,几天后又参加了16日的示威游行。
《五月的鲜花》就诞生在此时。当阎述诗将受伤的学生抬到协和医院时,《五月的鲜花》已经在东大校园唱开了。
北平只是东大师生流亡和抗争的起点,15年的流亡路上,不论是在西安、开封,还是在四川三台,东大人始终不忘抗战救国。
他们没想到的是,抗战胜利后,万里流亡终归故里,回家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1948年6月,国民政府在东北战场一败涂地,因担心东大被解放军接收,竟强令师生再次迁往北平。国民政府宣称“北平已有政府拨款,设有临大临中,聘有著名大学教授讲课,学生可以公费读书”,然而,当学生们一路漂泊至北平,却发现国民政府的许诺遥遥无期。无家可归的东大师生甚至只能在露天树林里上课。
今年,早已浴火重生的东北大学在沈阳迎来了百年校庆。坐落于东大校园内的“一二·九”运动群雕,讲述着东大在北平的抗争历程,也延续着百年东大的红色传统。(杨丽娟)
[编辑: 徐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