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近20万观众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10-07 17:29 来源: 新华网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累计有近20万观众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中,国内来自浙江、山东、江苏的观众人数位列前三,外国观众累计730人,分别来自韩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加纳、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10月3日,王耀庭的曾外孙女赵晓年一家从天津来到南京,父母叮嘱她一定要来纪念馆看看曾外祖父。他们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中国同胞守望相助版块驻足良久,并与曾外祖父“合影”。
王耀庭是美籍人士明妮·魏特琳的中文老师。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他和魏特琳等人坚守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难民收容所,先后保护了1万名多妇女和儿童。在魏特琳近60万字的日记中,王耀庭出现的次数接近一百次。魏特琳时常称他为“Big Wang”(大王),并称他是“中国最好的老师”。
赵晓年感慨地说:“曾外祖父当年保护同胞的义举,令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他要求后人为人善良,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有工作能力。这一点深深刻在我们脑海里,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纪念馆3号临展厅开展。获悉展览里有一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的版画作品,其女儿徐宏和女婿夏天行特地赶来看妈妈。从层层叠叠的皱纹中,夏天行看到了岳母的悲伤。他说,面容下的阴影表明了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就像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从眼神中又看到了她对和平的向往。
巴基斯坦小伙Sabieh在参观后,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尾厅的留言簿上写道,纪念馆是人们必须承认发生过暴行的象征,它能提醒人们和平的重要性并防止再次发生暴行。(窦心蕊 徐红霞)
[编辑: 窦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