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 10余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新书发布

2023-12-09 17:12 来源: 新华网

    12月6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23年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新书发布会”,10余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新书与公众见面。

    4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出版

    本次推出的新书中有4本均为社会教育类图书,适合青少年阅读,这也是纪念馆近来年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

    其中,《时间证人》一书收录了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肖像、证言,并配有摄影师速加为每位幸存者写下的摄影手记。发布会上,速加介绍,2016年,他应纪念馆邀请为幸存者们拍摄肖像,前后历时5年。时间流逝,幸存者日益凋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幸存者马鸿祥和家人提前庆祝百岁生日,他前去拍摄,老人很开心,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饭。19天后,老人就与世长辞。“拍摄过程中,有很多年近百岁的幸存者,看着他们饱经沧桑的脸,听他们讲述那段苦难历史,我的内心受到极大冲击,希望大家通过书籍了解这群时间证人以及他们的故事。”该书特邀艺术家速泰熙做全书设计,书名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题字,幸存者艾义英之子黄兴华为每位幸存者题写了姓名。

    《拉贝日记》(青少版)以1997年《拉贝日记》单行本为基础,对部分篇幅稍作压缩,增添了拉贝手绘图、大幅历史图片、译者导读及延伸注释,在版式设计和字体排篇布局上更适宜青少年阅读。

    《宁生 宁生》是本土作家杨筱艳的新作,杨筱艳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英语教师、热播剧《乔家的儿女》编剧。该书以图文形式讲述历史和现实的对话,灵感源自杨筱艳在纪念馆官方微博上看到的一张海报:两个孩子,一个在1937年,一个在2017年,隔时空相望。她由此定下了故事的梗概:“写两个同名同姓同龄的儿童,在1937年和2017年的不同经历,人物的名字定为‘宁生’。”

    《国家公祭·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⑩》一书收录了2022年国家公祭仪式和教育活动相关报道,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海外发行图书亮相 让国际社会了解历史真相

    发布会上还推出了一系列南京大屠杀史外译和海外发行的书籍,如《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英文刊、日文刊、法文刊均在发布会上亮相。该刊海外发行范围涵盖美国、英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

    南京大屠杀史学术研究的最新外译成果《南京大屠杀史》(阿尔巴尼亚文版),由阿尔巴尼亚当地出版社出版。加上此前已出版的英文、希伯来文、波兰文等,目前该书已形成8个语种的海外传播矩阵,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另一本《战争意味着什么: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则是将英国《曼彻斯特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的英文史料原文出版。南京大屠杀期间,冒险留守南京的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贝德士保存了大量资料。他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等文书提供给田伯烈,田伯烈据此写成《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该书后来成为东京审判起诉方的重要证据,中文版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两本基础研究图书首发

    新书发布会上,还推出了两本历史基础研究类书籍:《拉贝日记——敌机飞临南京》(全译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是史料收集整理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拉贝日记——敌机飞临南京》(全译本)是南京大屠杀史料整理的最新成果,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的《拉贝日记》中文版。与1997年出版的《拉贝日记》中文版相比,该书新增了约翰·拉贝收集的世界各国关于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新闻报道,拉贝回国后向德国政府呈送的关于南京沦陷的报告等日记内容。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新版则是东京审判史料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揭示南京大屠杀的法律定论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由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之女梅小侃审校。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下一步,纪念馆将加强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期刊三大平台建设,通过档案、文献、日记、影像、亲历者口述等各种资料,加强研究成果的大众普及和国际传播。(报道员:徐红霞 窦心蕊)

 

[编辑: 徐红霞 ]